大米君是国人餐桌上较常见的主食,很多人天天吃。
看似普通的大米为什么能长期占据人们的餐桌呢?
其一:吃不腻
大米煮熟后,没有较浓较刺激的味道,而是带着一丝微甜,对口腔和肠胃的刺激不大。
其二:高营养
大米所含的蛋白质中,含赖氨酸高的碱溶性谷蛋白占80%。赖氨酸(人体必需氨基酸)含量**其它谷物,氨基酸组成配比合理。这样一来,人体容易消化吸收。
大米的一般做法,优质粮油供应,无外乎煮着吃、煲粥喝,其实,除了这些常规的吃法外。还有一种更健康更营养的方法——米糊。
用GREENIS料理机可将大米瞬间打成米糊。轻易发挥大米更大的营养价值,更容易被人体吸收,可为身体迅速提供能量。当然,如果作为成人正餐的话,粮油厂家供应,还需要搭配蔬菜、肉类食用。
由于长期以来我们追求的是大米精白好看、口感细腻程度,而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相对较少,这甚至影响到了大米国家标准的制定。
*初期,为节约粮食,国家推广使用的是“九二米”,惠东粮油,100斤的糙米,通常要出92斤白米。这个数据如果转换成以稻谷为原料来进行加工的话,大概相当于70%左右的出米率。
1986年,我国出台了大米的国家标准,这个标准是按照加工精度来进行分级的。
那么,南北大米差异的原因是什么?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呢?
朱智伟说,大米好吃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:“首先是气候优势,其次是品种好,最后是土地肥沃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“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南北大米的口感差异。”万建民说,“水稻种植期间,我国东北地区早晚温差大,较大的温差能够让平均气温控制在21摄氏度到22摄氏度,籽粒灌浆时间长而充分,较易于优质水稻品种的形成。而南方的平均温度都是30摄氏度以上,品质相对比较差。”